理念

回歸建築本質 重構人與環境


再訪宜蘭社福館


正如安藤忠雄感嘆:『一群沒有公共意識的人是無法創造出公共空間,也不會很充份利用它的。』台灣跟歐洲相比的確在都市裡面,很難享有屬於常民的、每個人可以共享和利用的公共空間。而我們所謂的「公共建築」,也很難擺脫威權化機構化的衙門意象,極少能夠真正的融入城市主體中,與民眾生活結合。在台灣公共和私人的領域好像是壁壘分明、卻又似乎在管理不當、控制不了之下常常雜亂無章。


而黃聲遠的社福館連接屋橋、河堤和近年完成的津梅棧道串起整個河畔生活廊帶、又繼續蔓延至鄂王社區以及楊士芳紀念館。緊緊扣住的當地紋理,提供了與自然與城市對話的生活場域,成為台灣在地「公共空間」的典範。

約10年前社福館剛落成的時候來看過,當時隱隱覺得這非正統的美學觀能被民眾接受嗎?10年後再訪,卻意外地發現這房子已完全融入周遭的紋理,或說周邊居民的生活也融入這建築群內。


在整個串連的路徑當中,社福館的廣場成為其中的高潮。從宜蘭河對岸走來,不知不覺被帶進到社福館裡面,好像是個門戶、歡迎著每一位來參訪的人;又好像是社區的核心,每一個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最舒服的位置,或是牆邊、水池旁乘涼、或在走廊旁觀察往來的人,這個空間、這個建築物明顯的歡迎每一個人。而同時你也清楚感受到這個地方,屬於社區、當地生活的人們。



黃聲遠擅長於景觀的處理和與都市環境的連繫,使他的建築物很自然的成為都市地景的一部份、也自然成為常民生活的一部份。

都市中的確需要這樣的空間,讓人在其中可以共享、交換一些經驗、一些感受。也許是慶典或遊戲中的歡樂、又或者是彼此對望的一個眼神,這些都在在建立起人與人、人與環境的關係。在這樣的空間中我們意識到他人的存在、也感受到自己的自由。這是都市「公共性」的基礎,也是城市生活最吸引人的地方。



與他的空間訴求一致,黃聲遠的美學從不是菁英的,而是拼貼性的將週遭環境的語彙帶進來。雖像是隨性沒有目的、卻又剛好融合於周圍地景中。在照片上看來似乎雜亂,在空間中卻不難讀到他的邏輯性。這樣的語彙或空間的操作模式,也展演出台灣在地美學的可能性。

我想,還是得從居民的生活出發,貼近去了解和與之互動,我們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,根植於台灣地土的建築物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