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念

回歸建築本質 重構人與環境


東海給我的

工作了那麼久,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想回東海走走。


東海這幾年蓋出了一些新的建築物,但大體上原本的校園紋理都還保留著。本以為對這校園已有相當程度的熟悉,但每一次回訪後總是帶著滿心對建築的新體認離開。對我而言,東海成了我在實務工作疲乏之餘的充電站。


慢慢地才發現,我對空間的基本看法與設計工作上許多的「招式」,都源自於這個校園幾年來對我的薰陶。



東海給我的,是一種空間的價值。



這個價值,來自於校園建築群所圍合的空間,虛實對話,鬆緊有致,且視線與動線迂迴、饒富趣味。作為校園軸線的文理大道,端點面對的不是教堂,而是一片綠意。想想若文理大道是正對著教堂,這校園空間將是多麼僵硬而單一。



這個價值,也來自於校園建築的構造,材料系統分明,美感與功能兼具,歷數十年的洗禮,依舊佇立。混凝土樑柱、磚牆、木構架屋頂,和諧且恰如其份地構成一幢幢優雅的校舍。其型雖有古典詩意,但其「現代性」卻仍是目前多數建築所望塵莫及。



這個價值,同樣源於建築的創新與細膩,尤以路思義教堂最叫我迴味。對這教堂的讚歎,是因其大膽地以四面薄殼包覆空間,勇敢地挑戰當年營造工程水準,帶出建築師應有的氣度與擔當。我也折服於建築拔地而起的氣勢,但若非薄殼與土地交接處留有一空隙讓薄殼更深入土地,則氣勢將大為削弱。光線在曲面薄殼上的遊移令人感歎,但薄殼上的金黃菱形磁磚與間隔排列的凸起圓點,則讓曲面的特性更為突顯。

建築,作到最後,仍不在於表面的花拳繡腿,而在乎設計者面對各樣議題時,如何深化對人文環境的思考,提供雋永的價值觀。
我何其有幸,能在東海,這堪稱雋永的校園環境生活,如啟蒙般深刻影響我對建築的看見。

1 則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