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念

回歸建築本質 重構人與環境


不設計的家

有一回到朋友家參觀,朋友是設計高手,自宅也如精品旅館般具有高度設計質感。朋友的熱情招待讓我們度過了一個美好的下午,但讓我最感佩的其實是他的生活態度,一絲不紊,對家居細節極為用心講究,完全與精心設計的居家融合一體。

像我家就不行。
 




有其他朋友在購屋或家中擺設想有所變動時,前來詢問我們的意見。我們最常以自身經驗給予如下的建議:「基本格局對了就好,注重採光與通風,儘量不要做太多室內裝修,要的話可以做點收納櫃,寧願把錢省下來去買好一點的傢俱,隨自己的意思擺設就好。」

有些朋友欣然接受我們的淺見,在他們完成的家中,看得到努力創造生活質感的痕跡。但有更多朋友也許是聽到要自己擺傢俱就縮手了,於是帶著疑惑投向室內設計的懷抱。

在專業工作上常遇到類似的衝突,業主的期望是如雜誌照片般所呈現的精品居家,但我們提供的設計是一個容器,不簡約,但充滿與生活對話的可能性。當業主期望有一個設計師能為他提出「設計過的生活」,我們卻只願提供一個「容器」,且半強迫地要求居住者展現自我生活美學時,這其中的鴻溝很難跨越。

在我們的認知,生活是常且雜。我們怎麼能設計另一個人的生活呢?這是這個島上普遍存在的專業撕裂。大家期望自己的居家更有品質,卻缺乏生活美學的支撐,於是轉向設計專業,期望設計者替他們的生活重新包裝。我認為將生活重新包裝是設計者不能也不應承受的重擔,所以時下許多的室內設計總是讓人覺得與生活脫勾了。

最近買了一本小書,介紹了數個荷蘭常民居家。以設計分析的角度來看,那些居家既不設計也不建築,但總是另人愛不釋手。原因在於常民生活美學支撐出一個個實用且具質感的家庭氛圍,見書中案例,一張桌子,一組小沙發都俯拾可見居住者的巧思。

這才是家嘛!是「不設計又很有設計的美學」。可以隨心換換傢俱擺設,偶爾買些看似不必要卻增添生活樂趣的用品,家裏永遠有收不完的東西,但不收完也無損居家的特殊氛圍。

不過,若個性如我那朋友般細膩,住在如精品旅店的家中,倒也是人生極品享受啊。

每個家其實是居住者個性與品味的延伸,那一天我們也能出一本小書說說我們的家呢。

1 則留言:

  1. 非常認同您的想法,做設計的能不以做設計為主,而是生活,真是不簡單。借分享這篇文章。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