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念

回歸建築本質 重構人與環境


不私密住宅-從森山邸談起

西澤立衛的森山邸總讓我不斷思考何謂住宅。



位處於東京稠密的住宅區內,森山邸以極度開放的樣態呈現。沒有邊界,每一戶就是一個小盒子,盒子與盒子之間是完全開放的空,不難想像住戶之間可以有很好互動,對自然的更迭也有感,總之是個光線好氣氛佳的房子。但隱私怎麼辦?住在裡面的一舉一動似乎都會被外人窺見,包括幾戶共用的浴廁也是盒子之一,這樣連洗澡都被看光光了怎麼住的安心呢?不過住戶們卻好像完全不以為意,儘儘用窗簾或小小的告示牌,提醒外人這裡仍屬私人領域。是他們慕大師的名而寧可忍受窺探,還是日本人天生就對隱私這事不太在意?(日本人喜歡大眾浴池應該也有關係吧)


 
回頭看看我們住的房子,千方百計的把隱私這種事保護的很好。老一點的房子,鐵窗是基本配備了。新房子呢?警衛森嚴的大廳,分層管制的電梯,大門要厚實安全,共用梯廳的戶數愈少愈好,監視、保全、刷卡管理,那一項不是現代房地產的標準配備?住得安全很重要吧!再說誰喜歡自己在家裡的一舉一動被外人看見?

現在也很流行自成一方天地的形態,就如安藤忠雄的住吉長屋,用一面牆擋住外面的世界(很吵很亂,不是嗎?),牆內就是不受干擾,完全屬於自己的天地。我看過以這種形態組成的社區,每一戶的空間都挺迷人,但街道兩側盡以高牆面對宛如死城般孤寂.

我們的住居基本上對外界總充滿了戒心,似乎必須活在圍籠中,才能稍卸恐懼與疲累。所以看完森山邸後,暗自感嘆在台灣要有這樣的住宅存在,應該是不太可能了。


一趟台南小旅行,卻又開啟了我對住宅的豐富想像。



這令人驚豔的空間座落在台南永樂市場的2樓。我猜這裡原本應該規劃為商場,每個均質的單元以公共走廊串聯,但2樓實在不適合市場經營,於是逐漸被改為住居用途。每一戶僅以單薄的木門面對公共走廊,住戶的隱私很容易被侵犯。但是住戶們仍很用心地維持公共空間的整潔,也不見私人用品誇張地隨地擺設。還有幾個單元被改成神龕,成為住戶們的信仰與交誼的地方,整個2樓的空間儼然是個小型社區。表面上看起來隱私性的防護雖然不好,但我們不經心的闖入,卻仍像進入到私密領域,使我們不禁噤聲。


撇開社會性的議題不談(意即不討論收入、階層之類的事情),我們的社會也可以容許沒什麼隱私的住宅啊!這又讓我想起小時候回鄉下過年,住在阿公的三合院,整間房子也像不設防一般,面對「珵」有好多個門,都是開著,鄰居親戚總三不五時在家中走動,彼此都沒什麼戒心,氣氛挺溫馨。

我承認若要我住進如森山邸或永樂市場般的住宅,心理上還是多少有點保留。但以一個空間專業者的角度來反省,會不會我們太強調隱私,以致於在空間上做了過多的保護?

不管是森山邸或永樂市場,都不是以實體構造來建構私密的界線。對我而言,這些房子帶來的震撼在於,刻意模糊了隱私與公共的界線後,人的互動反而被擴張了。在住宅空間上鼓勵與外界互動,並不會真的打擾到在居住行為裡真正需要隱私的地方。反而因人的互動增加後,彼此能在空間使用上尊重與自制,形成了無形的領域感,達成了保護隱私的需求。同時,住居的風景也因有形的邊界打破以後,與都市風景融合,都市的風貌也會因此而多樣美麗。這都是破除隱私的「迷思」所能得到額外且豐富的收穫。

近幾年台灣社會的住居價值觀一直很窄化,市場上總是一窩蜂跟著潮流在做設計。大部份的住宅其實都沒在處理核心的住居空間議題,少部份用心經營空間的,價值觀又略嫌單一。我猛然驚覺並不是這個社會排斥空間設計的多元可能,許多常民的生活早已透露出多元創造的潛力。問題的根源,也許在於空間設計專業者多已放棄探索多元價值,而使我們的空間樣貌單調。我們其實真該回過頭認真思考何謂住居本質,又如何在空間上回應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