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反思再三,仍決定依業主需求提案,但前提是這座橋一定要有足以吸引人行走的元素。於是除了電扶梯與電梯,遮陽、避雨、偶爾停下歇腳的地方以及多元觀景的可能,成為設計著力的重點。同時為了連結3個街廓,我們採圓弧線而捨直線,希望以優雅的姿態連結。最後定案的成果是一複雜但合理的螺旋型結構系統,整合了上述種種需求。
簡單而言,我們希望在都市裏,天橋是一個具質感,可以慢步欣賞也可以快速通過的連結。
在都市審議的過程中,我們所遇到強烈的質疑,是來自對天橋最刻板的想像:「為什麼不走最短距離的直線?為什麼不用輕薄的結構避免影響都市景觀?」。當時我們沒有答案,因為以所有工程觀點來看,這些質疑都是對的。但以城市美學的觀點呢?我們有看法,但似乎很難用簡單的言語或模擬透視說服。
於是帶著質疑和傻勁將這座天橋往前推進。工程的困難可以克服,但我心裡的忐忒卻一直沒放下。
天橋開放通行後好一陣子,我才有時間去現場看看完工後的模樣。
真的有人在使用天橋耶,而且人流還真不少。更有不少人是來這裡走走看看,拍拍照,也在我們設計的角落駐足。橋上,成為拍婚紗的朋友取景所在,而橋下,混雜了立著的圓柱子和躺著的圓座椅,也成了青少年次文化的小據點。
心裡的疑惑頓時轉為驚訝,我太輕看人對空間的渴望了,這既不直線也不輕薄但很有設計感的天橋,還頗受歡迎嘛!後來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對這座橋評論,最讓我回味不已:「對於一整天都坐著的上班族而言,多走一點路又何妨……多少人會因為這樣的曲折 而感覺對這個地方更靠近一點了呢」。
我猛然發現,台灣,僅管仍不斷以「馬力夯」般的精力為生活汲汲營營,但對「質感生活」,對「慢一點生活」的需要卻已滿溢。不過我們仍在用「快」與「經濟」的語言表達對空間的需求,還不懂(或不敢)用「慢」且「質感」的語言闡述。這需要一點時間累積共同經驗吧。
我以為,接下來的時代,設計專業的主力應該擺在提供「慢活」的空間經驗。就如嚴長壽先生一直在表述的觀念,台灣不能再以低價與快速作為競爭力的觸媒,我們已經有能力與人文底蘊朝「無期無為」的生活大國邁進了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